|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管理专栏 » 环境宣传教育

拓宽宣传教育渠道,发挥环保科普基地示范引领作用让环保的种子生根发芽

时间:2017-03-08
拓宽宣传教育渠道,发挥环保科普基地示范引领作用让环保的种子生根发芽
来源:中国环境报

  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一群小学生争先恐后地向坐在讲台上的几位科学家提问。孩子们的问题五花八门,从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保护,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到南方推广大豆种植的可行性,专家们和学生平等交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这是第三批国家环保科普基地之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一场名为“科学人生”座谈会的现场,也是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针对中小学生开发的夜游植物园、雨林穿越、听科学家谈人生、当小科学家等系列环境教育活动的一部分。
  实际上,像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这样的国家环保科普基地还有30多家。从2008年首批国家环保科普基地挂牌开始,短短7年的时间,基地的数量从4家增加到34家,每年对外接待客流量超过2000万人次,已经成为开展环保科普的重要社会力量,发挥了良好的辐射和引领示范作用。

  联动共享,构建科普大格局

  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创建工作于2006年由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和科技部联合启动,旨在大力发挥科普的社会力量,形成联合、联动、共享的环保科普工作格局。从2007年开始,先后创建并命名了4批基地,包括场馆类、保护地类、企业类、科研院所类和教育培训类等多种类型。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巡视员刘志全在谈起设立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初衷时表示,在全国各级各类环保科普基地中,相当一部分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科普设施落后、管理不规范、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基地传播环境科普知识不够等问题,使得这些环保科普基地不能吸引广大公众前来参观和学习。
  2007年3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和科技部共同制定了《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申报与评审暂行办法》,并下发了相关申报与评审通知。
  国家环保基地的评选工作一直秉承高标准、严要求,前4批共有近200家单位积极参与申报,最终命名了34家。已命名的基地每4年还需参与后评估,只有维持合格水平以上方可继续保留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称号。
  这些基地在传播环保科普知识、开展环保科普活动、培养科普人才等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在全国科技活动周、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日期间,开展了大量的“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科普活动,还开展了常态化的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等活动。
  其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依托优美的园林景观和一流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面向云南社区中小学,长期开展“推开自然之门”幼儿科普教育、“成长中的望天树”中小学科普讲座、“我是小小解说员”区域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教育、“自然观察俱乐部”西部科技英才培养等活动,每年受惠学生上万人次。宁夏沙湖生态旅游区借助每年一度的“国际观鸟节”,组织中小学生实地参加爱心救治、爱心喂养、在线观鸟、真人版“愤怒的小鸟”等多项寓教于乐的活动,并在全国评选爱鸟大使,宣传爱鸟、护鸟的意识。
  这些活动寓教于乐,也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让他们在游戏和欢笑声中接受环境知识,让保护环境的种子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

  树立样板,发挥品牌示范效应

  为建立完善的科普教育体系,环境保护部将34家单位作为环保科普基地建设的样板,发挥他们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鼓励各地方创建一批省级环保科普基地,进而形成一定梯度。
  刘志全表示,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在规划设计、功能定位、设施规模、展示能力、公众参与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代表和体现了当今我国环保科普基地的最好水平,它们的操作模式在全国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目前,第五批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申报与评审工作已经完成,正处于现场考察阶段,最终名单将于今年下半年确定。根据规划,至“十三五”末,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创建总数将达到100家。
  “创建模式能够形成体系,并在全国推广普及,是创建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工作的一个重要意义。”天津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袁玮说。在他看来,国家环保科普基地可以体现“三专”,即专业化的环保科普资源推广、专业化的环保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专业化的科普活动。
  以自然保护区为例,袁玮表示,很多自然资源是无法复制和推广的,但是保护区的环保科普教育资源却能够开发推广。比如在草原,看到狼毒花就意味着草原沙化严重;在湿地,可以了解有哪些可以净化水体的植物等。这些知识完全可以在网上或者其他渠道推广,因此,专业化的环保科普资源开发非常重要,也有利于科普渠道的拓展。基地还可以培训自己的科研人才队伍,将晦涩难懂的环保专业知识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
  同时,有利于培养原创性强的环保科普活动,供其他环保科普基地借鉴和学习。比如,北京排水科普馆的水科普、排水宝宝爱水行等活动,组织北京排水集团部分职工带着自己的宝宝来到科普馆,通过“小水滴旅行记”等游戏,让孩子了解水的知识,理解爸爸妈妈治理污水工作的意义。另外,像在环境日里讲环保、举办科普馆里亲子游,组织清华大学校友会的爷爷奶奶们带着孙子孙女来到科普馆参加“小水滴爱水之旅”等活动,都给公众带来了深刻印象。
  “我们希望通过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示范效应和品牌效应,积极鼓励推动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建立环保科普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刘志全说,让这些属于社会的公共资源发挥最大效应。

  搭建平台,教育科研良性互动

  袁玮认为,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建设有助于提升环保科研能力。因为这些环保科研机构需要与周边居民积极互动,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方便开展工作。如果能通过这些基地,在周边学校、工厂、社区中深入普及环境知识,发展环保志愿者队伍,将非常有利于环保科研工作的开展。
  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就形成了这种环保科研与环保科普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管理局在进行环保科普工作的同时,通过加强本底资源调查、积极开展鸟类资源调查、植被及湿地资源、湿地生态演替、生态环境评估等基础研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资源数据库,并出版了《黄河三角洲鸟类》专著。
  同时,他们还与国家林业局湿地资源监测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等6家教学科研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野外监测和科研与教学基地,长期合作并共同开展多领域科学研究工作,提升了自然保护区科研水平。先后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在国外刊物发表论文5篇,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
  西双版纳植物园也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了环境教育与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率先在全国开展环境教育研究硕博士专业人才培养,长期在科普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发表多篇环境教育专业论文。